攪拌牛奶製牛油 古代已有稱為酥
早前某著名本地討論區票選「香港特色食物排行榜」,要求「一人一個最有香港特色食物」。不出意料但又有點意外,菠蘿油竟然成為了「第一位」。「不出意料」,是因為菠蘿油真的很「香港」,可以說是香港中西文化交融的最佳例子;「有點意外」是我認為比菠蘿油更好吃的本地「名物」其實還有很多。
菠蘿油,顧名思義就是菠蘿包加牛油。菠蘿包本身就是香港特有的食物,而在熱呼呼的包中,夾上冷冰冰的牛油,那種冰與火的矛盾感覺,更是「世所罕見」。那一塊牛油,有的會有約10毫米厚,所以一口咬下去,口感是極之複雜,既有綿綿滑滑的雪糕感覺,也有因為一口油脂而充滿「罪惡感」。人到中年,只敢有限度食用,一兩個月才敢吃一次。
說到「牛油」二字,其實是充滿了誤導性。
我從小就以為「牛油」是跟「豬油」一樣,是用牛的肥膘炸出來。長大了,才知道這是一種美麗的誤會。原來,牛油是牛奶的製品。生產者會通過攪拌的方法,把牛乳脂肪從牛奶分離出來。所以,內地的翻譯「奶油」,其實是比「牛油」更為準確。
牛油其實並不是新鮮事,不過因為古人稱之為「酥」,所以大家沒太為意。《康熙字典》引南朝蕭梁時代的《玉篇》解「酥」字,指「酪也」。「酪」,按《說文解字》是「乳漿」的意思,不完全是後來的「酥」,但「酪」是「酥」的前一個形態。印度大乘佛經《大般涅槃經》有一個譬喻,就說明了「酪」和「酥」的關係:「譬如從牛出乳,從乳出酪,從酪出生穌(酥),從生穌出熟穌,從熟穌出醍醐。醍醐最上。」
「酪」最早可見於《禮記·禮運》,內有「醴酪」一說,不過我認為這個酪應該是今天的「酸奶」,因為《禮記·雜記下》有「鹽酪」之說,「鹽」與「酪」皆是調味料,所以估計這個「酪」可能是當時酸味的來源,情況就像今日的「洛陽酸漿麵」,用蔬果發酵的酸水提酸。
從唐杜佑《通典·職官七·太僕卿》記大唐有專員掌「造酥酪脯腊之事」推論,「酥油」最少在唐代已經是常見之物。而這個「酥」與「酪」同時出現,所以估計其時的「酥」應該跟今日的牛油是差不多。
最後,也說說古代「酥」的做法。《康熙字典》在「酥」的字條,同時也引了明代朱權的《臞仙神隱書》,指出「酥」的做法:把乳液放入鍋中,煎至二三沸騰,然後倒入盆內。待它降溫,其面結成皮,就取出那塊皮去煎。煎出的油,取去渣滓,倒入鍋中就是「酥油」。從這個記載去看,大概明代的「酥」的做法跟今日的「牛油」也相差無幾。
此文曾刊載於《文滙網》,2023-02-09。